中国银保监会:5年间城商行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8万亿元

我们都知道贷款,正常贷款就是银行贷款给我们,我们按时还贷款,那不正常的贷款是什么呢?除了正常贷款之外,其他不能如期的还清贷款或者不能还贷的情况,都叫做不良贷款。那么什么是不良贷款?不良贷款有哪些危害呢?

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

1、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也就是非正常的贷款,贷款风险划分中主要就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等几大类型。除了正常贷款之外,其他贷款都是不能如期的还清贷款,或者是不能还贷。这种情况,就叫做不良贷款。

2、不良贷款分类

(1)逾期贷款:逾期贷款也就是在规定的贷款期限内不能还清贷款, 但是拖延贷款时间之后,最后还是能将贷款金还清的类型。这种情况对银行的损失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借贷者来说不仅要好还本金和贷款,还要偿还罚息

(2)板滞贷款

板滞贷款是指还款期限到期2年(含2年)以上还是不能归还贷款,或者是还贷款日期还没有到期但生产经营已经停止运营的。其中不包括呆帐贷款。

(3)呆帐贷款

呆帐贷款是指贷款人和担保人宣告破产,在进行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贷款人宣告失踪或死亡,在期产业或遗产清偿后没有还清的贷款;贷款人在遇到重大灾害和意外事故后,无力偿还的贷款;在清理贷款人贷款抵押物、质物所得价值不足不能够还清贷款时,经的国务院专案同意核销的贷款。

3、不良贷款的危害

不良贷款首先对银行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利益损害,特别是呆账贷款,当银行的不良贷款过多的时候,就会极大的影响银行的经营运转。对社会而言,不良贷款也起到负面的影响,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而对借贷者来说,不良贷款会极大的损害到个人的信誉,以及财产上的损失,因不良贷款所产生的滞纳金就是实质上的损失。

中新社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20日表示,当前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总体运行平稳,风险可控。2017年至2021年5年间,城商行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是2011年至2016年累计处置量的5.2倍。

  据官方统计,截至一季度末,中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法人机构128家,分布在全国所有省区市。总资产46.7万亿元,在中国商业银行中占比15.5%。

  上述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城商行经营发展更趋理性。2017年至2021年间,城商行资产年均增速9.8%,较2011年至2016年年均增速(23.1%)明显下降13.3个百分点,基本回归商业银行平均水平。

  金融乱象亦得到有效整治。2017年以来,监管部门处罚城商行2842家次,合计罚没12亿元。规范跨区域经营行为,清理异地非持牌机构478家,基本实现清零。大力拆解影子银行,遏制资金“脱实向虚”,累计压降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业务7万亿元。完成近3万亿存量不合规理财整改,保本理财全部清零。

  负责人表示,城商行中相当一批机构在市场竞争中找到了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核心竞争力强,机构健康度高。但由于周期性、体制性、结构性、行为性因素,城商行领域也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个别机构多年积累的问题比较严重,存在一定风险隐患。

  例如,一些城商行出现风险,暴露出其公司治理形同虚设,大股东分散入股、巧取豪夺,内部人控制、严重腐败,机构偏离定位、野蛮扩张,业务风险快速累积,直至全面爆发。要把完善公司治理作为城商行改革化险的重中之重,强化股东股权监管,促进形成有效自我约束,实现高质量发展。

  负责人还指出,一些城商行风险事件,暴露出城商行腐败高管、不法企业主、腐败监管人员相互勾结,金融腐败与金融风险互为表里、深度交织。下一步,监管部门将坚守“监管姓监”定位,加强与纪检监察部门的联动协同,一体推进金融反腐和处置金融风险。

客服热线